核心业务
国际国内碳资产开发
碳资产尽职调查
金融机构在提供碳资产抵质押融资贷款前,对借款人及其碳资产进行的一系列核查、评估和筛选活动。
碳汇开发
通过人工手段增加森林、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从而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即通过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提高地球系统的碳汇能力,实现碳减排的目标。植被是实现碳汇的重要方式之一,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碳资产管理
对企业的碳排放及碳减排进行管理和优化,通过合理配置碳配额、开展碳交易等手段,实现节能减排和碳资产的有效盈利。
碳资产交易撮合
在碳交易市场中,卖方(通常是那些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减少碳排放的企业)通过技术革新或提高能效等方式获得额外的碳排放权,并选择将其出售以获取经济收益;而买方(通常是那些因生产需要而产生较多碳排放的企业)则通过购买碳资产来满足政府的排放标准要求。这种交易形式是在国际范围内建立的碳交易体系中进行的,各国的政府会设立自己的碳排放权配额,企业可以在政府指定的平台上进行购买或出售碳资产,而撮合机制则负责将这些买卖双方的订单进行匹配和成交。
设备供应
绿色低碳认证与评价
试点示范
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主线,协助地方政府、园区、企业开展示范试点创建。主要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基地”、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生态产品生产和价值实现机制等试点地区。致力于协助产业园区及企业打造低碳、近零碳、零碳示范基地。
评价认证
完善能源电力领域标准体系,配合主管部门制定(修订)相关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组织研制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通过先进标准体系引领和推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绿色低碳认证与评价,碳足迹管理体系认证,低碳/近零碳/零碳企业、园区、学校、社区评价等为抓手,切实推动相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技术服务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聚焦绿色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推动重点行业的全面绿色低碳发展转型,面向政府及企业开展绿色低碳转型、ESG编制、绿电绿证开发、节能减排、节能改造、节能诊断等工作。
绿色金融与债券
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包括环境保护产业的金融投融资、社会公益产业的金融投融资,以及加强金融机构对环境保护的金融投融资等。
绿色金融的发展推动了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有效地促进了世界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为环境保护产业提供更多财政投资,帮助产业进入新兴市场,促进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气候变化引起的损害。同时,绿色金融不仅满足社会公益产业的财政投资需求,而且推动金融机构认可对社会公益产业的金融投资和融资需求。此外,绿色金融确保了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在可持续发展上采取的方式更加现实和行之有效,这有助于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更有效地优化资源分配,使金融投资的效率达到最大化。
绿色债券
绿色金融债券是绿色金融与债券业务结合的产物,是指金融机构法人依法发行的,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绿色产业并按约定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绿色债券是将募集资金专门用于支持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或为绿色项目进行再融资的工具,主要包括绿色金融债券、绿色企业债券、绿色公司债券、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等。
1.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者主要是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这种债券,吸引投资者购买,从而筹集到资金,并将这些资金投入到绿色产业项目中,如清洁能源、节能、生态保护等。这些项目不仅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需要经过中国人民银行的核准和监督,有着严格的规范和程序,包括统一的评估与选择标准,实施专户管理,以及更加透明的信息披露等。
2.绿色企业债券:根据《绿色债券发行指引》,绿色企业债是指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绿色城镇化、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水资源节约和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污染防治、生态农林业、节能环保产业、低碳产业、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实验、低碳试点示范等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项目的企业债券。
3.绿色公司债券: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绿色公司债是指符合《证券法》《公司法》《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证券交易所相关业务规则的要求,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绿色产业项目的公司债券。
4.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根据《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业务指引》,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是指境内外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募集资金专项用于节能环保、污染防治、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等绿色项目的债务融资工具。
1
“双碳”战略咨询
"Double Carbon" Strategic Consulting
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优质服务,帮助客户实现能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工程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节能技术与装备的应用、节能产品与服务的推广、环保技术与装备的开发与应用、环保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另外还涉及到对客户的能源使用和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提供定制化的节能和环保方案,以及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节能减排的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等。
(一)资源利用
高效利用
相互利用
再造利用
(二)市场领域
节能环保技术
废弃物回收改造
技术咨询服务
(三)产业发展
企业内清洁生产、产业间相互利用、垃圾回收处理系统、信息系统的体系循环。
(四)园区建设
土地利用集约
机构功能合理
完善管理政策
监控生态环境
(五)技术层面
污染治理
废物利用
清洁生产
2
节能环保工程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3
全过程咨询
Full Process Consulting